“厕所革命” 鄂州农村渐别“捏着鼻子踮脚尖”的尴尬
“村干部说一千道一万,不如伢们回家说一句!”在推进“厕所革命”过程中,鄂州市梁子湖区沼山村村委书记柯青松切身体会到了”从娃娃抓起”的功效。
起初,上柯湾55岁的柯云华坚决不愿拆自家旱厕。“学校新厕所能冲水,既干净,又漂亮,家里茅厕也改成那样该多好。”在沼山小学读书的孙子柯翔宇回来说了几次,柯云华最终被说服。
“改造一个家庭旱厕,国家补贴1200元,配建无公害化粪池,沼渣照样能肥田。”柯青松说,许多村民不愿改厕是老观念作祟,孩子们回家宣传后,沼山村改厕推进速度快了很多,今年内将完成180个旱厕的拆除和改造。
柯云华家的“厕所故事”在全市各个农村上演。“瞧瞧,这是我家新改建的厕所,和城里的一样吧。”华容区蒲团乡上倪村村民杨幼林说,可对于“厕所革命”,他起初也是抵触的,因家里常住人口较少,改厕所要自费改建室内部分,杨幼林觉得这笔钱花得不值,眼瞅着湾里家家户户相继告别“捏着鼻子踮脚尖”的旱厕,仍不为所动。乡党委委员吕志敏经常上他家做工作,一直没效果。
“吕委员,我想改建厕所,现在还来得及么?”突然有一天,吕志敏接到杨幼林打来电话,好意外。原来,杨幼林的儿子平时在学校寄宿,周末也不愿回家住。问他为啥?他说:“蚊子多,太臭。比学校的厕所差多了。”听了儿子的话,杨幼林终于坐不住了。
很快,吕志敏帮忙联系施工队,为杨幼林家厕所配建化粪池,一个月就变了样。“现在学校放假,儿子愿意回家住了。”杨幼林说。几位学校负责人表示,农村学生自身卫生习惯的变化,直接影响到家长,这和学校正在推进厕所改建不无关系。
“以前学校只有一座旱厕,卫生条件差。到了夏季,因臭味太重,学生不愿入厕,有的甚至随地小便。”华光小学校长洪亮说,不单是华光小学,很多农村学校,旱厕一直是影响校园环境的短板。2017年,该市投入280万元完成首批24所农村学校旱厕改造,华光小学是其中之一。“学校去年暑期完成旱厕改造,共投入19.4万元。”洪亮说。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多所农村学校看到,新建厕所便池安装感应冲洗装置,洗手盆旁摆放洗手液,走道铺设防滑垫,干净整洁,没有异味。“我们制定厕所卫生制度,专人负责管理,并定期检查。”梁子湖区太和镇子坛小学校长胡承志说,新改造厕所提升了学校的文明层次和师生的文明素养。
“全市中小学校正以改善厕所环境为抓手,创建卫生健康校园。”市教育局局长丁永辉介绍,今年该市已投入804万元,共改造77所农村学校旱厕,改造面积5579平方米。现在,全市农村学校厕所基本消除旱厕,达到二类标准。据鄂州市统筹办介绍,全市共需改建农村户厕75880座、农村公厕355座,有望今年任务过关,明年全部完成。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戴劲松通讯员张继果范先机